松崖别业图

华脉收藏之介绍篇(三)

唐寅 《松崖别业图》

高32厘米

长124厘米

现收藏于:绍兴华脉书画博物馆


唐伯虎-松崖别业图A.jpg

唐伯虎-松崖别业图222.jpg

唐伯虎-松崖别业图333.jpg


    《松崖别业图》是明代画家唐寅的传世名作,此卷由明中期大学士丞相李东阳题引首,同时代徐贞良,扬一清等题跋。

    《松崖别业图》描绘了隐居乡间别院的情景。画中远山如黛,云霭迷蒙,淅沥雨后,山崖下苍松掩映,只见院内二名侍童,一人执扇吹火,正在煮茗,一人手捧茶盏徐徐而行。画面中部水塘畔有一间方顶草亭,一位高士便服长须,执羽扇倚栏赏荷,一副悠闲自在的隐士形象。

    唐寅,字伯虎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。绘画上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,又称“明四家”。同时又与文徴明、祝允明、叙侦卿并 称为“吴中四大才子” 。

唐寅生活的明代,是画风迭变,画派繁兴的时代。在艺术流派方面,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、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。沈周、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,画史称为吴门四家。他们开创的画派,被称为吴门派或吴派。

吴门画派在画史上,是革新的一代。明代之前,文人画以雅为尚。宋代时,画院画家专为宫廷权贵服务,而元代文人士大夫作画,则带有自娱自乐的思想。而明代中期,经济繁荣,绘画的性质也随之慢慢得发生微妙的变化。唐寅等一批画家特殊的社会环境,使文人画的画风,加入了市井的元素。

    唐寅并非出自书香门第或艺术世家,他的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小业主,在姑苏城经营着一家不大的酒肆。唐寅从小就在自家生意场上结识了不少文人墨客,他在享乐于都市通俗文化的同时,也在绘画诗文上获益匪浅。唐寅和其他文人名士一样把参加科举考试作为步入官场的敲门砖,并且自信满满,果然就在乡试中一举拔得头筹,中了“解元”。本来仕途前景一片美好,不料竟遇上科考舞弊案,唐寅被同乡意外牵连入狱,在狱中受尽了折磨和屈辱。加上亲人接二连三的离世,一连串大打击让唐寅措手不及,悲恸之余心灰意冷,他终于清醒了,领悟到科考成名已成镜中花水中月,于是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逐,重新致力于绘画。并成为一个全才型的画家,对山水、花鸟、人物和书法无所不精,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的两个启蒙老师:沈周和周臣。

    其中,对他影响最大的是“吴门画派”的开山鼻祖沈周。唐寅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结识了文徵明,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十分喜爱唐寅,而沈周又是文林的好朋友,所以唐寅通过这层关系结识了沈周。其实唐寅并没有正式拜沈周为师,正式拜沈周为师的是文徵明,而唐寅当然 不会错过此学画的良机,也追随沈周学画。

    按时间推算,三十岁以前是学沈周、三十到三十七岁之间是学周臣,周臣是明代著名画家。周臣的山水画是师法南宋的李唐和刘松年,所以唐寅的画又可上溯至南宋 李唐、刘松年为代表的院体画派。在晚年时,唐寅的画风逐渐脱离周臣,变慢慢形成自身 独特的风格,唐寅的山水画风格是从宋人李成、范宽,李唐等人那里学到笔法严谨、雄浑、 风骨奇峭的风格,又参合了马远、夏圭的布置和笔墨技巧,并广泛的吸收元代诸山水大师, 如王蒙、黄公望的用笔圆润、秀逸、苍浑的长处。唐寅的山水画虽然源师于院体山水,但其绘画造诣己经远远高于一般的院体画家,他广泛吸收了 古人绘画的长处,唐寅的山水画是以北宋画为宗,南宋画为骨,加入元画之韵,明画之貌。从而开创了明代画风的形式特征,开启了晚明及清初文人画的新局面。

    有趣的是,唐寅跟周臣学画,名气超过了老师。向唐寅求画的人越来越多,唐寅懒于应酬,就请老师周臣代笔。有人问周臣,作为老师为什么反落后于学生?周臣回答说:但少唐生三千卷书耳。意思说是唐寅读书比他多。周臣是饱学之士,但不如唐寅的文学水平高而已。

    唐寅的诗歌成就很高,诗和画的完满结合、和谐一致, 是唐寅的又一特色,同时也是吴门画派的特点。

    他曽在自画的《骑驴归思图》上题诗:“乞求无得束书归,依旧骑驴向翠微。满面风霜尘土气,山妻相对有牛衣。”就是诗意和画意完美结合的作品。 如果说中国画艺术集诗、书、画为一体是宋元开端的话,那么明代的吴门画派则使之成为中国绘画的新传统并定格下来,也就可以说是吴门画派的重要影响和成就,而唐寅无疑是吴门画派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。

    纵观唐寅的传世作品,似乎没有哪一件比《松崖比业图》的流传经过更具有传奇色彩。

    值得一提的是,清代时,乾隆偶得这件《松崖别业图》,他如获至宝,不仅命人著录在《石渠宝笈》中,以示皇室永久珍藏,还将画作列为上等,收藏在御书房。《石渠宝笈》是清宫内府收藏书画精品的权威文献,堪称皇帝收藏珍品书画的目录。

    更难得的是,《松崖别业图》仍保存着清宫原装原裱,上面有清宫收藏印“三希堂精鉴玺”“宜子孙”“嘉庆御览之宝”“嘉庆鉴赏”“石渠宝笈”“宝笈三编”等六方帝王玺印,都是清乾隆和清嘉庆两代帝王珍藏此画印记。

    然而,清乾隆本想将这幅画卷,永传子孙,愿望却最终落空。晚清时,军机大臣孙毓汶与慈禧太后共谋发动“祺祥政变”,清除肃顺等顾命大臣有功,慈禧赏赐孙毓汶许多宫中书画,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钱选名作《浮玉山居图》还有这卷《松崖别业图》就是其中最精美的两件。1895年孙毓汶请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鉴赏,王懿荣在卷后题写跋语,称其为“神品上上”。

    清末民初,《松崖别业图》被杭州收藏家王绍延收藏,他请著名竹刻大师张楫如制作并题刻了现今盛放作品的木盒。之后,画卷又转到杭州名士王德溥手中,而王德溥1954年至1958年在台湾任民国内政部部长,又经他之手,将画卷交由民国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收藏,在历经半个世纪的漂泊后,终被绍兴华脉博物馆妥善收藏。

    专家考证发现,《松崖别业图》还暗藏悬机。唐寅在亲自题写的跋文中写道:翠竹并奇石,松崖留古柯。残荷水亭坐,秋思兴如何?正德戊辰秋九月,为松崖道谊写并题,唐寅。”下钤:“唐寅私印”“六如居士”二枚印章。

跋文提到的正德三年,即1508年,跋文提到,画作是唐寅为好友所作,朋友名叫方良永,字松崖,他是弘治、正德、嘉靖三朝名臣。

    方良永为何要请唐寅执笔作画?这背后其实另有一番深意。

    当时,唐武宗皇帝贪图玩乐,荒于政事。宦官刘瑾当权,李东阳、杨一清、方良永、王守仁等朝中良臣忧国忧民,却志向难求。正德三年,即1508年,方良永请唐寅绘制《松崖别业图》,显然是想表达隐于江湖的心意。此卷由明中期大学士丞相李东阳题引首,同时代徐贞良,扬一清等题跋。唐寅果然出色完成了这幅画卷的创作,画面中充分的表现了别业主人高洁的行止,不凡的气质,与“松崖”的字号很贴切。画面上虽然宁静如避风港,实际上,唐寅此时正值壮年,他又何尝不和方良永一样,怀才不遇,却只能选择随遇而安。

    值得一提的是,《松崖别业图》还是明代最流行的一种绘画形式,也就是所谓的“别号图”。

    当时,豪贾贵族,文人墨客,极爱依山傍水,修筑园林以为风尚,其中有些风雅之士邀请书画大家,以自家园林为题创作,作品往往以主人字号别称为题,颇有“立此存照、以遗后世”的意味,后人称此类作品为“别号图”。《松崖别业图》就是别号图中少有的佳作。

    唐寅传世真迹可谓凤毛麟角,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《骑驴归思图》、《山路松声图》、《事茗图》、《王蜀宫妓图》、《李端端落籍图》、《临水芙蓉图》、《秋风纨扇图》等,其他重要画作,大多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。唐寅传世画作中,很少有明确纪年的作品,在《石渠宝笈》中著录则更少。《松崖别业图》既有明确的纪年、题跋,传承有序,堪称罕有,它是唐寅传世名作中,最具史料价值、艺术价值的一件“双绝”珍宝。